当前位置: 首页 >> 协会工作 >> 工作动态
通知公告 工作动态

人口稠密之国孟加拉2天3起事故!公共安全大于天!

近日,一起国外火灾事故

在化工人的“朋友圈”广泛传开,

引起众多关注。

△点击图片查看更多

当地时间2019年2月21日22时40分左右,

孟加拉首都达卡老城区

一所四层建筑物发生毁灭性火灾事故。

截至目前,

事故已至少造成70人死亡、数十人受伤。

事故初步原因据当局称,

可能开始于一个气瓶爆炸,

然后迅速蔓延到储存化学品的公寓仓库中。

也有目击者向媒体称,

一辆以压缩天然气为动力的汽车

在集市上行驶时,

后备箱里的气瓶突然爆炸。

爆炸掀翻了汽车。

随后点燃了一家街边餐馆

使用的其他几个钢瓶。

引发附近一幢建筑一层的塑料商店起火。

接着,一家非法储存化学品的小商店突然起火。

看似一起不甚复杂的火灾事故,

为什么造成如此重大人员伤亡?

这要从孟加拉首都达卡这个城市特点说起。

据了解,达卡发生火灾的这个老城区

建筑物拥挤,街巷狭窄。

且很多社区都是住宅和商业的混合体

其公寓建筑物通常在底层设有商店,

餐馆和化学品仓库。

化学品仓库?

没错,这正是这个城市的“奇葩”之处,

而且很多公寓都建有这样的化学品仓库,

都存有易燃化学品,

这使得发生着火后火势蔓延得很快,

街道非常狭窄,

建筑物都几尺之隔。

而且现场人员密集,

还有举行婚礼派对的,

交通堵塞,人们无法逃脱。

而且事发时损毁的

车辆和拥挤的人群堵住了巷子,

消防人员很难将消防设备运进拥挤的社区。

致使大火在12个小时后才被控制住,

人员伤亡惨重。

其实经过细致的调查了解,

这起事故是孟加拉2天内的第3起事故。

2019年

1

第1起

当地时间2月19日4时45分左右

孟加拉科格拉焦里县一处仓库发生一起气瓶爆炸事故,造成至少7人受伤,事故还导致仓库墙壁和附近商店损毁。据了解,受伤人员中,5名是仓库工人,另外两名是店主和他的妻子。工人们通常不会在晚上待在仓库里,但是当晚却有人在仓库工作。

2

第2起

2月20日15时35分左右

孟加拉首都达卡丹蒙蒂(Dhanmondi)地区米尔普尔路上,一辆公共汽车和一辆小型货车因天然气管道泄漏而起火,造成至少8人受伤。当局称,是Titas天然气输配公司管道发生泄漏,当巴士停在泄漏的地方时就着了火,大部分伤者是公交车乘客。得到消息后,两组消防队员赶到现场,扑灭了大火。Titas天然气输配公司称,是“一个阀门组件损坏了”导致道路上的输送管道发生泄漏。

2010年

其实早在2010年,孟加拉达卡就发生过类似火灾事故,住宅建筑物里的化学品仓库着火,造成至少123人死亡。当时达卡市当局承诺加强城市安全管理并将住宅楼化学品仓库全部拆除。但从这起严重火灾事故看,当地政府对这一重大公共安全隐患整改十分不力。

孟加拉是人口稠密之国,2017年统计,其首都达卡人口密度达到44500人/平方公里,被誉为世界人口密度最大城市。

与之相似的是我国也是世界人口大国,随着城市化深入,部分地区人口密度很高。

香港深圳上海

中国香港人口密度达到6700人/平方公里,

深圳5963人

上海3814人

东莞3582人

广州1889人

北京1324人

东莞广州北京

这些城市都属于人口高密集城市,在城市发展进程中,由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运输带来的事故风险与人民群众公共安全息息相关。

要把别人的事故当做自己的事故看待

引以为戒

警示

这需要我国针对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活动快速发展对公共安全带来的重大风险,用系统化的思维深入剖析存在的问题,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提升防灾减灾能力,坚决遏制危险化学品重大公共安全事故。


01

始终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发展决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这是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严格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强化安全生产政府监管责任担当,构建“安全底线”工程,为企业安全生产明确底线要求,为政府监管提供分类细化的监管依据,确保企业与政府监管部门严守安全底线。

02

在立法方面,制修订危险化学品管理、安全生产应急管理等相关法律、行政法规,使城市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03

在立项方面,对涉及危险化学品的建设项目,国家各部门严格落实规划区域功能。科学规划危险化学品区域,严格控制与人口密集区、公共建筑物、交通干线和饮用水源地等环境敏感点之间的距离。

04

在监管方面,对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的涉及危险化学品储存、经营、使用等单位,坚决采取改造、搬迁、停产、停用等措施,坚决依法纠正,从严从重查处。

05

在危险化学品全生命周期信息化管理方面,定义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源数据、结构化数据、标准化数据,对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运输、储存、使用、废弃处置等全过程、全链条的信息化表征,实现危险化学品来源可循、去向可溯、状态可控,多部门信息共享。

06

在化学品企业层面,企业应收集、分析公共安全信息,识别所在地及周边公共安全风险并采取防控措施。应建立健全自然灾害信息预警机制,因地制宜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完善各类应急保障资源,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最大限度降低灾害损失。

07

在公众培训提升意识方面,采取多种形式和渠道,向群众大力普及危险化学品应急处置知识和技能,提高公共安全事故灾难下的自救互救意识与能力。

Copyright © 马鞍山市安全生产协会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0902788888号-1
最佳使用效果1024*768以上分辨率,建议使用微软公司IE6.0及以上  您是第 27005 位访客 今日访问量:71 当前在线人数: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