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惯性违章大多属行为性违章的范畴。所谓习惯性违章,是指那些固守旧有的不良作业传统和工作习惯,违反安全操作规程的行为。习惯性违章的三大特征是具有普遍性、反复性、顽固性。今天一起看看十大低级违章行为,希望大家引以为戒!
十大低级违章行为
搞好安全生产,关键在人,要控制人的违章行为首先要控制人的违章行为的动机。人的违章行为的动机受一系列主客观因素的作用和影响,因此,需要对影响遵章守纪的一系列主客观因素进行动态的控制和管理。
控制习惯性违章行为的对策
加强安全教育
组织对安全规章制度的学习
首先加强对班组长和安全员的培训,班组长和安全员是最直接的现场操作监控人员,他们对安全规章制度的掌握程度,决定了安全规章制度是否能得以贯彻。其次加强全员安全培训,通过班组安全活动,利用提问的方式,加深岗位操作人员对安全规章制度的认识,可以按以下几个步骤提问:
① 你是怎样操作的?”
②“这样操作是否符合安全规章制度?”
③“不符合部分有哪些危险性?”
④“安全规章制度能否改进?”
这种安全教育形式不仅使岗位工人知道安全规章制度是怎样规定的,而且知道为什么这样规定。
培养遵守规章制度的自觉性
安全意识教育是提高职工安全素质、实现安全生产的重要措施。因此,必须加大安全教育力度,营造一个“以人为本、珍惜生命、关爱健康”的安全文化氛围。利用安全宣传园地、画展、视频录像等多种形式,学习安全知识,并常抓不懈,强化职工安全生产的忧患意识,帮助职工从反面典型事例中吸取教训,消除习惯性违章行为,增强遵章守纪的自觉性。同时,建立班组、车间以及企业内部的作业现场违章违纪检查、评比、公布制度,设立违章违纪曝光栏,定期公布违章行为,营造出一种遵章守纪光荣、违章违纪可耻的氛围,形成强有力的群众监督机制。
加强岗位技术培训
为提高职工安全操作技能,必须把职工岗位技能培训当作一件大事来抓,有计划、经常性地对职工进行岗位技能培训,针对各岗位生产实际广泛开展岗位练兵活动,以提高职工的安全技术、操作水平和事故状态下的应急处理能力,杜绝各类违章操作事故的发生。
加强作业过程安全监控
安全员应对生产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进行现场监督,特别是对一些较为危险的作业环节要进行全过程的监控。监控前应熟知该作业环节的安全操作规程,监控中应对这些环节进行危险分析,发现违章行为必须坚决及时地制止。
以标准化作业规范职工的操作行为
标准化作业是加强“三基”(基层、基础、基本功)工作的重要手段,是落实岗位责任制和各项规章制度的具体表现。实施标准化作业的目的是实现安全生产,提高效率,规范作业人员的操作行为,最终达到避免和杜绝由违章作业而导致的各类事故。
完善安全约束机制
制定合理的考核机制,不能只重结果,更应注重过程。如果只重结果,奖励无事故单位,而“无事故”的背后,可能有很多违章行为的存在,违章可以得奖,这无疑是对违章行为的强化。因此,必须把执行安全规章制度的行为纳入考核范围,违章就要受到严惩,这样就强化了执行安全规章制度的意识,有利于促进安全生产。
链接:班组安全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jM5MDMwOTY2OQ==&mid=2651906802&idx=1&sn=828b720bbf2b59d5fa1aacfbcb60c8f4&chksm=bda28eb88ad507aefc899eb881b81d70e190741273e08193b34e6475a9bff86f7cda97618ad2&mpshare=1&scene=23&srcid=0408SaSc2pEy6dLlDj3BOUJ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