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安全知识

救命绳结怎么打?

救命绳结怎么打?


火灾发生后,当疏散通道被火魔封堵,被困楼层的人们利用绳子从窗户安全逃生是最佳选择。不过,能不能快速打绳结、绳结是否牢固也是安全逃生的关键环节之一。


双渔人结(Double Fisherman's Knot)

顾名思义就是在单渔人结(Fisherman’s Knot)的基础上进行的改变,方法只需要在打结前多一次缠绕就行了。具体方法如图所示。

优点:双渔人结较之单渔人结来讲,明显增加了强度,而且可以使用在不同粗细的绳子上。

缺点:结形较大。

用途:用于连接两根绳子或者制作绳圈,制作绳圈时通常可配合普鲁士抓结在登高作业过程中使用。


普鲁士抓结(Prusik Knot)

普鲁士抓结最早出现的抓结,也是通用的抓结,不仅可以实现自我保护和沿绳上升,最大的优点是可以在紧急情况下单手打出。普鲁士抓结的牢固性非常好,可以实现双向制动,但缺点是受力之后不好解开,调整不灵活。

【普鲁士抓结打法】

1

用辅绳制作一个绳圈,绳圈的长度在50厘米-100厘米之间,使用时避开连接处绳结,不要让其受到挤压;

2

将辅绳在主绳上,连续缠绕3-4圈;

3

收紧调整即可。


普鲁士抓结(Prusik Knot)是19世纪初普式加鲁博士(医生)Dr Karl Prusik首用,因为使用范围广,一般说到抓结就是指这个结。普鲁士抓结通常配合菊绳双渔人结绳套使用。具体操作方法如图所示。

抓结的用途:

1. 用来沿主绳攀登,作用和上升器一样;

2. 沿绳下降时作保险用;

3. 救援时成为Z滑轮组的数个主要部分。


坐膝悬垂结

当被困人员利用“8”字环和“D”形钩通过滑绳进行自救时,系在腰部的绳索就必须打上坐膝悬垂结。

1

左、右手各拿一端绳头,从腰后端绕到腰前。

2

左边绳头与右边交叉,左边绳头在上,右边绳头在下,并交换左右手。

3

将右手的绳头从下向上绕绳穿过,两端同时用力拉紧。

4

再以同样的方式,右手绳头与左手的绳头交叉,右手绳头在上,绕过左手绳头从下向上穿过,再次拉紧。

5

将两股绳从胯下顺过,左右两端分别从上往下穿过腰部的绳子,并分别从内侧穿出,将绳子交回前面。

6

左边的绳头从档部绳圈的下边穿出,并与右边的绳头交叉,绕右边绳子从下向上穿出。

7

再将向右侧方的绳头压住向左侧方的绳头,并从下向上交叉穿过,双手拉紧,这时,坐膝悬垂结大功告成。

接下来这三个绳结

不仅广泛用于攀树运动

救援队

单绳上升或下降

也经常使用到

法式抓结

法式抓结可以实现在主绳上面紧急制动来自我保护,当它在突然受力的情况下,会紧紧的抓住主绳,来达到制动的效果。法式抓结在受力后,并不算牢固,一般用于辅助保护,但它的优点是调整起来比较灵活。

【法式抓结打法】

1

用辅绳制作一个绳圈,绳圈的长度在50厘米左右,使用时避开连接处绳结,不要让其受到挤压;

2

将辅绳在主绳上,连续缠绕4-5圈;

3

最后,用一把主锁从两个绳圈中穿过,调整好绳结即可。

克式抓结

克式抓结可以代替上升器来实现在主绳上攀爬,主要用于紧急制动和自我保护。克式抓结是单向制动绳结,牢固性好。

【克式抓结打法】

1

用辅绳制作一个绳圈,绳圈的长度在100厘米左右,使用时避开连接处绳结,不要让其受到挤压;

2

将辅绳在主绳上,连续缠绕4-5圈;

3

将下方绳圈从上方绳圈中穿过,收紧调整好即可。

巴克曼抓结

巴克曼抓结操作顺畅,可代替上升器进行沿主绳长距离的上升,因为该绳结配合一把主锁打出,所以使用时可能容易滑动,必要时需要加一个副保护。巴克曼抓结的优点是灵活性好,但如果对该绳结不太熟悉的话,需谨慎使用,该绳结牢固性较弱。

【巴克曼抓结打法】

1

用辅绳制作一个绳圈,绳圈的长度在100厘米左右,使用时避开连接处绳结,不要让其受到挤压;

2

将主锁和主绳挨在一起,绳圈绕着主绳及主锁穿过,连续缠绕5圈;

3

将上方绳头从主锁当中扣进去,收紧调整好即可。


来源:中国消防

学习完这个方法后,小编也想和各位分享一下其他国家的逃生设计,分享给大家学习借鉴

日 本


阳台设计逃生通道


逃生梯


如果你去日本有注意观察,会发现日本高层楼房,每层的阳台顶都有一个方块。




从阳台上看它是长这样的,它就是每户都必备的逃生通道。



当遇上火灾、地震或其他突发事故时,如果无法及时坐电梯下楼,就可以利用这个逃生通道快速逃离。



操作起来很简单,只需打开这个方形盖子,踩下通道口上的按钮,梯子就会打开到下一层。



然后人再通过梯子爬到下一层就可以啦。



到下一层后,再按原来的方式向下一层一层地打开逃生通道,直到安全到达地面。



有人说,那如果是残障人士咋办?不用担心,日本特地在残障人士家里安装了自动逃生电梯。这个自动逃生电梯把楼梯改成了一块板。



人往上一站,脚踩下踏板按钮,就自动下楼了,有点像电梯~



为了普及各个年龄段的居民们熟练使用逃生梯,日本很多小区都会定期举行演习。



还有工作人员定期检修,以防关键时刻扑街。



挡板——跑到邻居家避难


除了逃生梯外,日本人还在阳台上想出了另一种神奇的方法,直接从阳台串门到隔壁邻居那去。



日本居民楼的阳台,邻里之间会有一个区域是用一层较薄的塑料板隔着的。



当发生灾难时,可以踢开或撞开这块板,迅速逃脱到邻居家。



当然,这个设计很考验邻居人品...如果隔壁住的邻居素质不咋滴,平时贸然就踢开隔板溜进别人家...也很容易发生偷盗事件。在国内,相信很多人是无法接受这个挡板设计的。



日本政府为了能够普及逃生通道,特地规定了买房送阳台的政策,条件就是每户都要安装统一的逃生通道,并按要求正确使用阳台。这样一来居民们也就心甘情愿安装了。


公共场所逃生通道


临街的一些商场门口,我们也能看到一层顶部的方形逃生出口。



在学校或政府机构这种没有阳台的公共场所,则采用了逃生袋。



类似英国设计师设计的这种Escape Chutes(逃生滑梯)


作为应急通道,它可以被安装在楼顶或其它安全出口附近,需要使用时打开盖子扮一下开关,滑梯就会自动往下散开。



然后人往“洞”里钻,通过滑梯慢慢滑下,就能安全到达地面啦。



而且组成这个滑梯的面料不但能隔热,还能放缓人向下滑的速度。


它共有三层面料组成,最里面一层起到的是支撑作用,用来固定滑梯位置,可承受5吨的重量。



中间层里面包含了直径很小的不锈钢螺旋弹簧,用来控制人的速度。


当人穿过滑梯时,用手脚对滑梯施加压力,这时弹簧就会裹住人体,从而起到速度放缓的作用。



最外面就是很关键的防火层,可以承受600多度的高温,这样即便火灾很严重,也能起到阻燃隔热的作用。



有了这个滑梯,在短时间内就能救更多人的命!


但有网友说,这种滑梯的使用,很考验人们在遇到紧急情况时能沉着冷静,如果不按秩序来使用,恐怕会全部堵在滑梯里



日本逃生措施的另一点人性化设计是,像办公楼、餐馆或酒店这样的楼房,每层都至少有一扇玻璃窗上贴有红色倒三角的标记,这是干嘛用的呢?



原来凡是有这个标志的玻璃,都代表可以打开或打碎,用来提醒消防员能够从这块玻璃进入,快速进行援救,多么贴心又必要的设计啊!





韩 国


液压式逃生电梯


韩国高楼逃生的方式有点像日本,同样是把逃生路线安装在了阳台上,设备也差不多,但是会比日本的逃生楼梯更高级些。



来自韩国的公司Nerigo在阳台设计了一种液压式的逃生电梯,使用起来特别简单,而且适用于所有人。



当遇到火灾或其他灾害时,只要打开“井口”,站在这块液压式逃生电梯上,用脚踩下踏板按钮,它就会自动下降到下一层。



当人离开电梯后,它会自动升回原来的位置,以备下一个人使用。



而且这款液压式电梯,两个小朋友一起使用完全没问题。



大人带着孩子一起坐也可以。



层与层之间的连结设计也特别好,每层楼的设有两个电梯,这样就能连续不断且快速地向下逃生。



目前该设备在韩国的一些高层、幼儿园和养老院已经开始投入使用了。




以 色 列


高楼自救神器


以色列一家专门生产逃生设备的公司,设计了一款名为Skysaver的高楼自救神器,专门针对火灾发生时,无法安全下楼的情况。


平时使用时,看它就是款普通的背包。



但当遇上火灾发生的情况,它里面暗藏的玄机能轻松解救你于高楼火灾之中。


只要穿上背包,将里面的安全扣拉出来扣在胸前。



然后把登山卡扣扣在预先安装好的固定环上。



接着就可以从窗外,顺着墙壁爬下楼啦,有点像玩室内攀岩的感觉。



不用担心重心不稳突然掉下楼,背包内配有重力感应装置会根据人的体重控制下降的速度。


防火且耐高温的钢丝绳,可承受120公斤的重量,所以一般人都是可以使用的~



高楼逃生也能靠电梯


一般发生火灾的时候,我们是没法坐电梯的,因为电梯厢里容易聚集由大火引起的有毒气体,人一旦吸入便是致命的。


但现在以色列一家名叫Salamandra Zone公司,发明了实现了这个B-Air小盒子后,从此发生火灾也能坐电梯快速逃脱了。



操作起来也不复杂,只要提前把这个B-Air盒子装在电梯厢上就行。



有了这个小盒子,当有毒气体进入电梯厢时,它能在几纳秒内把毒气转变为安全无危害的空气。



同时电梯厢顶部还会增加一个高功率的风扇,这样即使外部温度很高,轿厢内部也能保持合适的温度,还能防止烟雾进入。


就算遇到了电梯门关不上的情况,B-Air依旧能照常运行。配备的备用电池能够持续使用3小时,用于急救时间还是挺充足的。




俄 罗 斯


逃生充气背包


而战斗民族的逃生方式一如既往的雷人,他们发明了一个叫做Spars的逃生充气背包。


正常状态下,它是长这样的,大得像个行李箱一样。



但使用时它就能立马变身。只要背上它,扣好安全扣。



然后坐在窗户边,用力拉下背包上的充气启动环,背包就会立刻打开充气,变成一个保护垫。



接着就像降落伞一样慢慢飘下,看着好像还挺舒服。



这个逃生包的设计灵感来源于太空飞船,主要有六个主要框架支撑,适用于50米以上的楼层高度,能够承受120公斤。



就算没有专业人员的培训,自己也可以超安全使用。不得不说战斗民族就是“狠”呐!



链接:安全永无止境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3MDY0NjQ0NA==&mid=2675804970&idx=1&sn=531c2c1f198e249b97c9c1a0e0bdf0d6&chksm=85b084e9b2c70dff29c9a6103f704fda38b670e64078416b92e1c3c2823b02b49cd56438eb31&mpshare=1&scene=23&srcid=#rd

Copyright © 马鞍山市安全生产协会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0902788888号-1
最佳使用效果1024*768以上分辨率,建议使用微软公司IE6.0及以上  您是第 27005 位访客 今日访问量:71 当前在线人数: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