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不安全行为大汇总,数一数看你中招了没!
1.常见不安全行为汇总
序 |
不安全行为列表 |
1 |
班前、班中饮酒,酒后上岗、串岗、脱岗、睡觉。 |
2 |
擅自进入危险区域(喷溅、煤气、放射源、有毒有害、易燃易爆、高温烫伤、吊物下方)等。跨越运转设备、卷扬。 |
3 |
上下楼梯手未扶栏杆。 |
4 |
高处作业不佩带安全带或设置安全网。 |
5 |
违反起重作业“十不吊”:超载或被吊物重量不明时不吊;非信号人员指挥或指挥信号不明确时不吊;捆绑、吊挂不牢或不平衡可能引起吊物滑动时不吊;被吊物上有人或有浮置物时不吊;结构或零部件有影响安全工作的缺陷或损伤时不吊;遇有拉力不清的埋置物时不吊;工作场地昏暗,无法看清场地、被吊物和指挥信号时不吊;重物棱角处与捆绑钢丝绳之间未加衬垫时不吊;超重或埋藏地下物不吊;吊钩没对准货物重心(歪拉斜拽)不吊;简化挂索、捆绑不牢不吊;6米以上长大件货物无牵引绳不吊;安全装置,机械设备有异常或有故障不吊;从人头上越过及垂臂下站人不吊;氧气瓶,乙炔发生器等易爆器械无安全措施不吊;六级以上大风和雷暴雨时不吊;在斜坡上或坑沿,堤岸不填实不吊;吊索夹角过大不吊(不宜超过90度)。 |
6 |
机动车辆混装乙炔、氧气或使用翻斗车装运气瓶。 |
7 |
擅自拆卸、挪用或损坏安全标志、防护、信号装置。 |
8 |
在有粉尘场所作业未按规定戴防尘口罩。 |
9 |
气瓶在阳光下暴晒、靠近热源、坐在气瓶上吸烟。 |
10 |
电焊机一、二次接线端无防护罩或电源线未包扎。 |
11 |
焊接、切割作业未戴防护镜、焊工手套,电焊不穿绝缘鞋。 |
12 |
移动车辆运行未了望或车停在坡上不塞三角垫。 |
13 |
乙炔瓶在使用储存时未保持直立位置等。 |
14 |
作业现场不走安全通道。 |
15 |
在吊物下行走、站立,攀登运动中的物体(件)。 |
16 |
坐在栏杆、轨道上休息。 |
17 |
未按规定要求填写检修报告书(包括:登高、动火、工作票等)。 |
18 |
坐、乘吊物升降装置。 |
19 |
未停机戴手套处理旋转设备。 |
20 |
登高作业不使用梯子。 |
21 |
检修作业挂单牌。 |
22 |
进入危险区域工作未做到二人同行,一人作业一人监护。 |
23 |
在禁火区吸烟或向禁火区抛烟头。 |
24 |
用手代替工具进行作业。 |
25 |
戴手套指挥吊物或多人指挥、不用标准手势、哨音指挥。 |
26 |
拆除作业无统一指挥。施工现场不在构筑物周围设安全警戒线,拆除护栏、楼板、楼梯等有用设施,在拆除前不进行安全交底。 |
27 |
临时性作业不进行安全交底,不制定安全措施。 |
28 |
使用吊(夹、索)具无最大起重量标牌。 |
29 |
煤气警报器擅自关机,有问题不汇报,作业时不使用。不做CO含量分析,不设监护人或无检测器进入煤气设备内作业。 |
30 |
用有油脂的手套、棉纱和工具接触氧气瓶、瓶阀、减压器及管路等。或戴油脂手套从事切割作业。使用氧气瓶、乙炔气瓶时,气瓶安全附件没有或不齐或安全距离不符和要求。 |
31 |
起重作业上升限位、抱闸、警铃失灵进行起吊作业。 |
32 |
起重作业不按规定试验及调整抱闸就进行作业。 |
33 |
起重作业时在吊臂或吊物下有人员就进行吊运起吊。吊物不打铃就开动吊车。 |
34 |
起重作业吊物在人员或重要设备上方通过不打铃。把吊物悬在高空就离开现场.。 |
35 |
电气作业类低压电气作业工作票填写不规范。 |
36 |
电线线路接头裸露、不包扎;使用一闸多机的设备。 |
37 |
使用胶盖缺损的刀闸接线越闸不过保护。 |
38 |
处理故障、现场抢修不挂牌、不联系不确认。 |
39 |
开动被查封或报废的设备。 |
40 |
任意拆除设备上的安全装置和警示标志等。 |
41 |
擅自乱动阀门开关。使用电源和动力介质不按规定的接点接取。 |
42 |
外委检修的单位无安全资格证、无施工合同、无单项安全措施。 |
43 |
单位内部常规检修无检修作业标准,非常规检修无单项安全措施。 |
44 |
开动非本岗位设备;授意他人操作本岗位设备。 |
45 |
其他违反安全规章制度、操作规程的行为。 |
46 |
施工前不进行安全交底,施工者不清楚作业内容和单项安全措施。 |
47 |
交叉施工(作业)不与相关单位和人员联系。 |
48 |
启动性能不明的设备,无可靠的安全防护装置就开车作业。 |
49 |
带负荷拉、合闸。启动关联性设备不联系、不警示、不确认。 |
50 |
行车启动或吊物前未响铃 |
51 |
使用有安全隐患的各类设备和工具,如:未可靠接地(零)的电动工具、电焊机、破损的绝缘手套、雨鞋、工具等 |
52 |
施工现场坑、洞、沟无警示标志 |
53 |
使用氧气瓶冲轮胎 |
54 |
劳保不全进现场;进入现场不戴安全帽,不系好帽带;进入现场不穿工作鞋,电工作业不穿绝缘鞋、不戴绝缘手套;打击硬质物品(淬火件、合金钢等)不戴防护眼镜;焊工作业、切割作业、操作砂轮机、磨样等不戴防护镜(看火镜)。 |
55 |
用压缩空气吹铁屑等颗粒物。 |
56 |
擅自摘取他人操作牌送电、开机。 |
57 |
没有按规定办理手续启动已停机挂牌的设备。 |
58 |
在机器运转时加油、修理、检查、调整、清扫等。 |
59 |
检修现场随意开动不明的电源、动力源、闸阀。 |
60 |
带手套开机床或打重锤。 |
61 |
在作业过程中,有颗粒物飞溅时不戴防护眼镜、手套。 |
62 |
在火车轨道上作业未开启红灯。 |
63 |
在规定必须使用低压照明处,使用非低压照明。 |
64 |
攀爬移动中的车皮或车皮上有人上、下,开动卷扬 |
65 |
进入重点要害岗位不登记;非重点要害岗位人员进入重点、要害岗位逗留。 |
66 |
跨越运转设备或在设备运转时传送物件、接触运转部位。 |
67 |
安排外行监护内行作业(如钳工监护电工等)。 |
68 |
无故不参加班组安全活动。 |
69 |
安全活动或安全例会迟到、早退。 |
70 |
不进行转换岗、返岗、三级教育、登记。 |
71 |
无故不参加安全考试。 |
72 |
骑自行车、摩托车进厂房进入作业现场。高空作业穿硬底鞋。高空抛扔工具、器件。搭设临时架板、攀登使用直爬梯不捆绑,无专人监护,不确认。 |
73 |
物体堆放超高、不稳妥、占用安全通道。 |
74 |
开动无限位、无制动的起重机械设备。 |
75 |
有落物危险的高空作业,地面不设警戒线,无监护人.施工抢修,有坠落落物砸伤不设警戒线。 |
76 |
使用人字梯无限开互拉装置。 |
77 |
用铜(铁、铝)丝代替保险丝。 |
78 |
起重作业在不确认自己站位是否安全的状况下就指挥吊运。不确认吊具、吊链完好状况就指挥吊运。 |
79 |
擅自进入煤气危险区域。进行煤气动火作业,不办动火手续,不设消防器材,无监护人。 |
80 |
电焊机使用中发生故障,不停电就检查处理。 |
81 |
起重作业不确认吊物放置环境状况就指挥吊运。占用、堵塞安全通道。 |
82 |
特种作业无证上岗,对特种设备(压力容器等)不按规定时间巡回检查。 |
83 |
在铁路界限内行走,抢过道口、横过铁路。擅自进入要害岗位。 |
84 |
在检修作业现场追打逗闹。 |
85 |
在禁烟(火)区域或现场吸烟 |
86 |
管理者本人或指派人员有意进行违章作业。 |
87 |
管理者本人或指定非工种人员操作机器、设备、车辆。 |
88 |
管理者本人或指派非工种人员进行特种作业。 |
89 |
使用的电气设备缺少接地或接零装置 |
90 |
管理者本人或指派人员随意拆除安全设施、信号、联锁装置及警示标志。 |
91 |
管理者本人或指定人员不按规定在现场对危险作业进行监护。 |
92 |
管理者本人在现场对违章行为不制止,对群体性违章问题不采取措施。 |
93 |
与移动、旋转设备接触或身体、肢体处于设备运行空间内。 |
94 |
容器内作业不使用通风设施。 |
95 |
电气作业未做到一人作业一个人监护。 |
96 |
设备有故障或安全防护装置缺乏,继续使用。 |
97 |
机动车辆客货混载。 |
98 |
发现隐患不及时处理也不上报,冒险作业。 |
2.不安全状态分类
(一)防护、保险、信号等装置缺乏或有缺陷
1、无防护:无防护罩;无安全保险装置;无报警装置;无安全标志;无护栏或护栏损坏;(电气)未接地;绝缘不良;风扇无消音系统、噪声大;危房内作业;未安装防止“跑车”的挡车器或挡车栏;其他;
2、防护不当:防护罩未在适当位置;防护装置调整不当;坑道掘进、隧道开凿支撑不当;防爆装置不当;采伐、集材作业安全距离不够;放炮作业隐蔽场所有缺陷;电气装置带电部分裸露;其他。
(二)设备、设施、工具、附件有缺陷
1、设计不当,结构不合安全要求:通道门遮挡视线;制动装置有缺陷;安全距离不够;拦车网有缺陷;工件有锋利毛刺、毛边;设施上有锋利倒棱;其它;
2、强度不够:机械强度不够;绝缘强度不够;起吊重物的绳索不合安全要求;其它;
3、设备在非正常状态下运行:设备带“病”运转;超负荷运转;其它;
4、维修、调整不良:设备失修;地面不平;保养不当、设施失灵;其它。
(三)个人防护用具(防护服、手套、护目镜及面罩、呼吸器官护具、听力护具、安全带、安全帽、安全鞋等)缺少或有缺陷:
无个人防护用品、用具;
所用防护用品、用具不符合安全要求。
(四)生产(施工)场地环境不良
1、照明光线不良:照度不足;作业场地烟雾尘弥漫视物不清;光线过强;
2、通风不良:无通风;通风系统效率低;风流短路;停电停风时放炮作业;瓦斯排放未达到安全浓度放炮作业;瓦斯超限;其它;
3、作业场所狭窄;
4、作业场地杂乱:工具、制品、材料堆放不安全;其它;
5、交通线路的配置不安全;
6、操作工序设计或配置不安全;
7、地面滑:地面有油或其它液体;冰雪覆盖;地面有其它易滑物;
8、贮存方法不安全;
9、环境温度湿度不当。
3.常见设备设施隐患清单
序号 |
常见设备设施隐患清单 |
1 |
机械设备运转部(轮、轴、齿轮等)位没有防护罩 |
2 |
手动砂轮机没有防护罩 |
3 |
栏杆高度不足1.05米或强度不够 |
4 |
梯子角度过陡,大于75度 |
5 |
起重设备限位失灵(主、副钩、防护门等) |
6 |
使用的钢丝绳磨损超过标准 |
7 |
平台、沟、坑、洞等缺少栏杆或盖板 |
8 |
转动的轴头缺少轴套 |
9 |
安全防护器具处于非正常状态或检查不够 |
10 |
绝缘工具破损 |
11 |
灭火器缺少铅封 |
12 |
自动灭火报警系统不能正常动作 |
13 |
抽排烟、除尘装置不能正常发挥作用 |
14 |
地面不平整,有突出地面的物体 |
15 |
轨道尽头缺少阻车装置,未安装防止“跑车”的档车器或档车栏 |
16 |
电气装置(电机、开关、变压器等)缺少接地或接零 |
17 |
在危房内作业 |
18 |
缺少防护罩或未在适当位置 |
19 |
防护罩根基不牢 |
20 |
电气装置带电部分裸露 |
21 |
作业安全距离不够 |
22 |
工件有锋利毛刺、毛边 |
23 |
设施上有锋利倒梭 |
24 |
工具、制品、材料堆放不安全 |
25 |
煤气水封缺水 |
26 |
输送易燃、可燃气体或液体的管道没有接地、两节管道间没有搭接 |
27 |
地面有油或其它液体 |
28 |
地面有冰雪覆盖 |
29 |
地面有其它易滑物 |
30 |
电线、电缆外皮破损 |
31 |
高温物品距离操作人员过近 |
32 |
旋转或转动的设备没有划出警戒线 |
33 |
作业场所摆放混乱,容易造成摔倒 |
34 |
作业场所有毒有害物质超标 |
35 |
操作台或操作开关没有明显标识 |
36 |
脚手架等铺设的跳板没有固定,处于活动状态 |
37 |
防护、保险、信号等装置缺乏或有缺陷 |
38 |
无防护罩 |
39 |
无安全保险装置 |
40 |
无报警装置 |
41 |
无安全标志 |
42 |
无护栏或护栏损坏 |
43 |
绝缘不良 |
44 |
局扇无消音系统、噪声大 |
45 |
防护不当 |
46 |
防护装置调整不当 |
47 |
防爆装置不当 |
49 |
设备、设施、工具、附件有缺陷 |
50 |
设计不当,结构不合安全要求 |
51 |
通道门、墙等遮档视线 |
52 |
制动装置有缺欠 |
53 |
安全间距不够 |
54 |
拦车网有缺欠 |
55 |
安全设施强度不够 |
56 |
机械强度不够 |
57 |
绝缘强度不够 |
58 |
起吊重物的绳索不合安全要求 |
59 |
设备在非正常状态下运行 |
60 |
设备带“病”运转 |
61 |
超负荷运转 |
62 |
维修、调整不良 |
63 |
设备失修 |
64 |
地面不平 |
65 |
保养不当、设备失灵 |
66 |
安全鞋等缺少或有缺陷 |
67 |
照明光线不良 |
68 |
照度不足 |
69 |
作业场地烟雾尘弥漫视物不清 |
70 |
光线过强 |
71 |
煤气浓度超标 |
72 |
作业场所狭窄 |
73 |
作业场地杂乱 |
74 |
交通线路的配置不安全 |
75 |
操作工序设计或配置不安全 |
76 |
贮存方法不安全 |
77 |
环境温度、湿度不当 |
78 |
消防通道宽度不够 |
79 |
灭火器失效 |
80 |
在必须使用安全电压的地方使用常压电
|
附行为安全管理与安全意识培养PPT,人手一份!
来源:安全生产管理知识
链接:企业安环助手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1NjM0NzExNQ==&mid=2247491579&idx=4&sn=dae208e4d7da771ff7640d1612adae0a&chksm=ea29417fdd5ec869b2e4d7eb5277a71cd7e16ef64e84b640036539e96ddf2f4ef81d265ac2a6&mpshare=1&scene=23&srcid=&sharer_sharetime=1565571266946&sharer_shareid=d9fdcc60a46951fed6d7a0bbdd004814#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