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安全文化

“有电也得救!”面对气愤又奇葩的救援要求 消防员最终……

8月17日18时许

河南周口淮阳县一男子

在安装网线时

因触电身体麻痹被困电线杆

消防员到场了解情况后

决定先断电后救援

谁料,家属竟枉顾消防员安全

无理的要求带电救援

救援现场看到消防员接警到场后没有第一时间爬上电线杆男子家属情绪十分激动其中一名家属激动地边录视频边质问消防员有电也得救,带电你救不救?

救援现场

此时电线仍处于带电状态这种情况下,如果贸然施救不仅被困男子会有危险还有可能伤及施救的消防员指挥员拒绝了该男子的无理要求

坚持联系电力公司断电后再施救最终将男子成功救下送医

获救男子

淮周路中队队长陈高洋是此次救援行动的指挥员,他表示救援时被群众不理解的情况比较常见。在救援现场,确保被困人员与救援人员的安全是主要工作,“至于现场其他的因素都是次要矛盾”。他表示,消防救援队伍是专业的救援力量,群众的不理解并不会阻碍救援的科学性和速度,消防员会把科学施救、快速施救的理念贯彻始终。


网友们对消防员的救援安排表示支持

也对提出过分要求的家属表示愤慨

网友评论


这里...

小编有话说该名家属未直接对触电人员进行施救,说明其明白因“盲目施救”可能威胁自身安全,也可能造成事故伤亡扩大。科学施救,理性施救是所有救援人员的行为准则。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

安全贴士


1

触电事故原因分析

(1)电气线路、设备安装不符合安全要求。

(2)非电工任意处理电气事务。

(3)移动长、高金属物体碰触电源线、配电柜及其他带电体。

(4)操作漏电的机器设备或使用漏电电动工具。

(5)电动工具电源线破损或松动。

(6)电焊作业者穿背心、短裤,不穿绝缘鞋;汗水浸透手套;焊钳误碰自身。

(7)湿手操作机器开关、按钮等。

(8)临时线使用或管理不善。

(9)配电设备、架空线路、电缆、开关、配电箱等电气设备,在长期使用中,受高温、高湿、粉尘、碾压、摩擦、腐蚀等,使电气绝缘损坏,接地或接零保护不良而导致漏电。

(10)接线盒或插头座不合格或损坏。


2

触电简述

触电是人体触及带电体、带电体与人体之间电弧放电时,电流经过人体流入大地或是进入其他导体构成回路的现象。

常见的触电方式有两种:即直接接触触电和间接接触触电。


人体不同部位接触不同电位则有电流流过为触电。分为“电击”与“电伤”两类。

电击”:电流流过人体内部破坏心脏、呼吸与神经系统,重则危及生命。

电伤”:电流的热效应、化学效应或机械效应对人体造成的伤害,可伤内部及骨骼,在人体体表留下电流印、电纹等触电伤痕。

2.1 影响电流对人体的触电危害程度的因素

(1)人体情况:人体敏感性;

2)通电途径:左手-胸> 手-手  手-脚 > 脚-脚;

(3)触电时间:触电急救的黄金时间是触电后的5~10分钟;

(4)电流的大小:工频50HZ下的感知电流,摆脱电流和致命电流;


(5)电流性质:25HZ~300HZ交流电>直流电 > 1千HZ以上高频电流;

(6)电流从人体的左手流经至前胸时,对人体的伤害最严重。

2.2 安全电流与安全电压

(1)人体允许电流:我国按照50HZ交流电,触电时间不超过1秒时的人体允许电流,一般为30mA·S;

(2)安全电压:

在无高度触电危险的建筑物中为65V。

在有高度触电危险的建筑物中为24V。

在有特别触电危险的建筑物中为12V。

3

触电形式分类

3.1 直接接触触电

直接接触触电是指人体直接接触到带电体或者是人体过分的接近带电体而发生的触电现象。也称正常状态下的触电。常见的直接接触触电有单相触电和两相触电。

3.2 单相触电

单相触电是指当人站在地面上人体的某一部位触到某相火线而发生的触电现象。在低压供电系统中发生单相触电,人体所承受的电压几乎就是电源的相电压220V。

3.3 两相触电

两相触电是指人体同时接触设备或线路中的两相导体而发生的触电现象。若人体触及一相火线、一相零线,人体承受的电压为220V;若人体触及两根火线,则人体承受的电压为线电压380V。两相触电对人体的危害更大。

3.4 间接接触触电

间接接触触电是指人体触及正常情况下不带电的设备外壳或金属构架,而因故障意外带电发生的触电现象。也称非正常状态下的触电现象。


跨步电压触电也属于间接接触触电。

4

 触电电流分类

(1)感知电流:能够引起人们感觉的最小电流。感知电流值因人而异。总体上成年男子感知电流平均值约为1mА,而成年女子约为0.7mА;

(2)摆脱电流:人能忍受并能自动摆脱电源的通过人体的最大电流。平均值为10mА;

(3)安全电流:使人不发生心室颤动的最大人体电流。在一般的场合可以取30mА为安全电流,即认为30mА是人体可以忍受而又无致命危险的最大电流;而在高危场合应取10mА为安全电流;在水中或者在高空应选5mА为安全电流;

(4)致命(室颤)电流:在较短的时间内危及生命的最小电流。当通过人体的电流强度超过50mА,时间超过1s就可能发生心室颤动和呼吸停止,即:“假死”现象(正常情况下成人的心率平均值为75次/分钟,当发生心室颤动时心率将达1000次/分钟)。

5

接触电压与跨步电压防触电措施

(1)接触电压和跨步电压的大小与接地电流的大小、土壤电阻率、设备的接地电阻和人体位置等因素有关;

(2)当人体误入电流入地点地面电位区域时,应两脚并拢或单腿跳跃,离开电位分布区8-10米以外;

(3)当人穿靴鞋时,人体受到的接触电压和跨步电压将大大降低。


PPT正 文

(来源:中国应急管理)

链接:“有电也得救!”面对气愤又奇葩的救援要求 消防员最终……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5NDIxNDQ2Nw==&mid=2650809813&idx=1&sn=92301b063d17ed8d1e0ced64dc12783d&chksm=8ba685f9bcd10cef05541addd96b55218a3162c203dbdd53a6300199b97bcbdfba5a9a04b432&mpshare=1&scene=23&srcid=&sharer_sharetime=1566433178677&sharer_shareid=d9fdcc60a46951fed6d7a0bbdd004814#rd
Copyright © 马鞍山市安全生产协会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0902788888号-1
最佳使用效果1024*768以上分辨率,建议使用微软公司IE6.0及以上  您是第 27005 位访客 今日访问量:71 当前在线人数: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