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安全文化

未来的安全管理发展应该是怎样的?

未来的安全管理发展应该是怎样的?

笔者认为未来整个安全的管理发展的方向有4个,本文将逐一进行论述。  

患生于所忽,祸起于细微。——《说苑·说丛》

安全感和安全并不是同一概念,安全的环境及状态并不会随着主管安全感的变化而变化。安全的环境状态是客观的,这也就是为什么安全一直是人们所追求的但却始终无法说已经实现、完成的。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8个字诠释了,自古以来人们努力去营造一个安全的环境,而不是沉迷于自己所谓的安全感。在现在的时代下,安全有了全新的定义和内涵。其中包含了人的安全社会安全国际安全。在本文中,我们不对国家层面的国际安全和社会安全多做赘述。我们对人的安全管理的发展方向和趋势做一下展望和剖析。  我们把人的安全分为生活中安全和工作中安全或生产安全。  据统计2018年发生生产事故4.9万起,死亡3.46万人。重特大事故19起,死亡227人。  2017年发生生产事故5.33万起,死亡3.8万人。  2016年发生生产事故6万起,死亡4.1万人。

三年来,虽然事故数和死亡的人数都有所下降,但是总量仍然十分巨大,为国家、社会、家庭带来巨大的损失和无尽的悲痛。  中国在进入改革开放后,安全管理水平和安全管理理念有了很大的提升,但是和美国等发达国家仍然有着巨大的差距,这并不意味着西方的制度一定如何完美、优秀。记得在纪录片《美国工厂》中,对于关于安全管理和生产效率上所产生的矛盾做了勾画,安全管理是为了员工的生命财产的保障,生产效率意味着企业的生存和死亡。如何平衡这两者的管理,如何不让安全管理成为企业生产效率提升的绊脚石,才是我们今天真正需要研究的课题。

纪录片《美国工厂》海报  

在我们就安全管理的发展来做展望和规划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不安全的情况所导致的事故成因类型。  

  • 1、人为因素  

  • 2、设备隐患  

  • 3、操作流程不完善  

  • 4、监管不力  

  • 5、环境因素  

人为因素在事故的生中一直占有很高的比例,所以在安全管理中,操作流程、设备和环境等因素的提升都是为了最大化的避免人为因素导致事故数量的重要手段。但如何在其他4个方面来减少事故数并辅助人为因素的事故呢?这正是未来安全管理发展的重要方向。  

我认为,未来整个安全的管理发展的方向有以下4个,我们逐一进行论述。  

  • 1、保险业带动行业标准体系的提升  

  • 2、物联网智能化的全面推进  

  • 3、大数据积累分析带来的更科学的安全管理  

  • 4、国家、地方、企业的安全内控管理的优化  

1

白皙

保险业带动行业标准体系的提升


在发达国家保险行业的产品线以及相关风险控制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西方国家对于事故的赔偿的和追责的力度很强,所以所有的企业在面对事故时都需要有保险体系或者保险公司相关产品来对应。同时保险公司对于这些服务以及相关的衍生产品所带来的的风险需要进行严苛的控制,所带来的的是高准入门槛、保费、现场情况需要进行紧密的挂钩。在保险项目开展前需要进行严密的、标准化的评估,在保险周期进行定期的审计,在事故发生后进行严格的事故调查。这从一个侧面规范了行业的规则和标准,而政府看到了其中的益处,将部分保险准入标准作为国家标准。最典型的例子是美国的FMGlobal工商业保险公司,在推行高标准的同事,FMGlobal的认证也变成了权威认证,成为产品市场准入的标准。

FM认证

在国内,保险公司对于相关工商业保险服务的产品并未全面展开,但随着国家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伟大复兴的目标下,国家对于相关法规的要求就以前有了很大的调整,从以前的大包大揽,向着中期的监管和事后追责的转型,带来的未来企业对于相关保险服务的需求增大,保险公司的背书和支持将会是未来重要的发展方向。鉴于目前保险业的体系情况,难点在于保险公司对于不同行业环境的风险识别能力和标准还很难满足需求,还没有在保费和风险中找到一个平衡点。

保险公司需要不断发展完善准入门槛来适应未来日益增加的保险需求和潜在的风险。这必然会带动安全管理标准的快速提高。而企业会从被动的接受标准转化为主动的推动内部高标准的建立。变相提高了内部安全管理的水平。  

2

物联网智能化的推进


对于智能化的在未来工作生活中对于人类生活的改变的话题由来已久,但是这几年才能说是突飞猛进。这得益于无线通讯传输的快速发展。瞬间消除了地域带来的隔阂,人和人,人和物之间的“距离”大大缩短了。

图片来源:摄图网

当然人工智能也在进入21世纪后进入到快速发展期,以前科幻电影中的幻想技术已经变成了现实。智能化的系统和工具开始全面替代人类出现在各个工作岗位。高人工智能的工具,大大减少了人为犯错的机会。人工智能更精准,效率更高,配合物联网远程无线监控的技术,使的人类远离那些高危和恶劣环境的工作。可以预见,未来物联网+智能化的组合将会不仅仅在高端行业出现,将会贯穿到人们的所有的社会环节。  

3

大数据积累分析带来的更科学的安全管理


无线通讯带来的大流量以及积累的大量数据的价值在哪里?对于研究人员来说,用户的流量本身不产生价值。真正产生价值的是数据,但并不是原始数据,而是经过汇总、分类、分析的数据,结合专家的经验,给到国家、社会、行业、企业、管理者一个精细化的报告,通过大数据的汇总处理,可以将不同地域、不同环境、不同行业、不同人员对于安全管理带来的影响进行精准的剖析,通过剖析后所带来的的精细化管理方案将可以最大程度上消除相关因素所带来的安全问题。安全方面的大数据的汇总、统筹、分析,将数据变成管理的利器。  

图片来源:摄图网

4

国家、地方、企业的安全内控管理的优化


正如前文所提到的,国家、地方、企业的安全管控都在大力提升,但是需要的是新的科技、手段和辅助工具带来的全新的安全革命。但国家、地方、企业对于安全管理提升的需求是意识层面的,意识层面的东西需要的通过一段时间的宣导,需要相当一定的时间的积累之后才能真正做到潜移默化,将安全理念渗透到每个人的血液中。这意识是所有安全体系管控的灵魂,你有再好的工具、体系,没有应有的意识,也会变得一无是处。拿来主义结合现有的自身特色才能让自有的意识有升华,结合科技带来的力量,安全管理会出现质的飞越。  国内外已经有了很多安全理论,例如海因里希安全模型。但是对于中国安全行业的未来必然是“意识的提升+高科技的支持”。

海因法则

世界的发展正处在一个拐点,对于安全管理也是一样,弯道超车是可以预见的。每一个从事安全行业的人员都需要思考在弯道超车中,我们需要处在的位置和对于这个行业发展的贡献点。安全是一个可以作为毕生追求的事业,也是作为国家大安全战略以及中国伟大复兴的重要组成部分。

链接:未来的安全管理发展应该是怎样的?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jM5NDQzNTk0Mw==&mid=2650293395&idx=1&sn=c11a6670dd5abdccd03d9e1fc5141c39&chksm=be8b229b89fcab8de83cb83801a20fd58f66bf26e3a3c82fa93ed82d4ad84c731773d472203b&mpshare=1&scene=23&srcid=&sharer_sharetime=1573433673702&sharer_shareid=d9fdcc60a46951fed6d7a0bbdd004814#rd

Copyright © 马鞍山市安全生产协会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0902788888号-1
最佳使用效果1024*768以上分辨率,建议使用微软公司IE6.0及以上  您是第 27005 位访客 今日访问量:71 当前在线人数: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