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应急部在全国非煤矿山和工贸行业安全生产基础工作会议上,讲话中提出要推动安全生产标准化和安全预防控制体系有机融合。安全标准化是安全预防控制体系建设的前提和出发点,安全预防控制体系是安全标准化建设的目标和归宿。
双重预防机制建设有关要求与安全标准化职安体系有机融合工作实务之一
双重预防机制建设有关要求与安全标准化职安体系有机融合工作实务之二
双重预防机制建设有关要求与安全标准化职安体系有机融合工作实务个人实践汇编
安全风险管理预防与控制实务之岗位九大着力七大警言安全风险控制
回顾在2017年曾连续粗浅分析过,近日回头看看。
如何在现有安全生产标准化职安体系基础上落实构建双重预防机制
落实构建特别需要注意的八个事项
一、必须注意到双重预防机制不是新的体系,不需要在现安全生产标准化基础上单独增加独立的文件,而是对原有的责任制、危险源安全检查隐患治理有关制度整合,进一步修改完善补充。
二、双重预防机制的核心是工作机制,也就是责任制问题,落实谁主管谁负责风险辨识控制谁排查谁治理谁处置。
三、改变过去安全部门主导或者安全主管的孤立安全管理,建设大安全,将过去含糊监管责任边界的理清楚写明白,全面推进企业全部门负责和全员参与。
四、要通过双重预防机制将新《安全生产法》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的监管和业务主管工作责任机制建立起来,专业化管理和综合监管分工负责。
五、安全部门责任是在现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中的风险隐患制度上完善建立风险隐患工作的相关规章制度,并协调、指导、检查、督促各业务部门的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履职情况。
六、专业的事专业部门做,安全部门侧重于计划制度履职执行检查,业务部门侧重于管理辖区业务风险隐患的预防控制治理工作,专业分工各负其职,监管分离。
七、安全文化建设的极端重要性需要科学研判高度重视,系统性的企业安全意识是推进双重预防机制有效性的贯穿全过程的最强大思想动力。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落地效果决定安全风险预防控制和隐患排查治理是否能真正执行和长期坚持。
八、要特别注意绩效考核的分层分对象实施,处罚考核是企业安全工作落地的大敌,正向激励措施制度需要真正的执行起来,对问题要分析客观,注重改进引导,推进各部门各岗位自查自纠自改的激励,过于强调严格考核和从重考核而不调查研究改善,必然导致双重机制有关工作资料实务作假瞒报谎报。
关键词:
机制:主要指的是组织职能和岗位责权的调整与配置,在正视事物各个部分的存在的前提下,协调各个部分之间关系以更好地发挥作用的具体运行方式。
双重预防机制的目标:
实现企业安全风险自辨自控、隐患自查自治,形成政府领导有力、部门监管有效、企业责任落实、社会参与有序的工作格局,提升安全生产整体预控能力,夯实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坚强基础。
在现有安全标准化职安体系基础上落实构建双重预防机制,需要融合提升以下十九个方面工作:
1、核心工作的融合
将安全标准化建设和安全风险辨识、评估、管控,以及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在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的创建、运行过程中开展安全风险辨识、评估、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
2、责任制强化清晰分工
在原有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安全责任制+责任清单基础上,分工为综合管理+业务管理+属地管理(增加分类分层分类分专业),将含糊的主体责任回归,监管分离。
3、培训更加准确
安全培训不再是安全部门固有独立的工作,所有风险控制部门均有责任在其业务管理范围实施,制定培训计划,分层次、分阶段组织员工进行培训,使其掌握风险识别、隐患排查治理的内容与标准、工作程序、方法等,并保留培训记录。
4、绩效管理
和原有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没有区别,只是需要更加明确综合监管和业务主管的绩效考核分别,同样需要建立各部门工作目标责任考核及奖惩机制,正向激励企业员工隐患自查自改和举报隐患奖励制度。
5、风险辨识进一步科学
在原有开展的危险源辨识基础上完善,风险源辨识的工具模型计算方法更加科学客观,通过风险识别(危险源产生的独特或者特有风险,如何产生、演变、严重性、事故可能性、本质化、降低、减轻等措施有效性)。从过去的鸡毛蒜皮式危险源辨识升级为从事故发生可能性严重性,从事故后果反推到本质安全的3E控制技术措施有效性进行预防与控制。
6、风险源组织辨识更加全面专业
在过去安全生产标准的企业+员工辨识危险源,提高辨识专业性准确性,实施企业组织+专家指导+全员员工辨识。
7、安全风险梳理
在过去安全生产标准化开展的企业自主系统性风险梳理+预评价+现状评价+专业达标评估+安全标准化自复评工作,进一步优化科学性专业性准确性,改变过去辨识随意不准确,风险识别不彻底,控制措施不适用问题。
通过初始风险+固有风险+剩余风险(静态风险+动态风险):在现有方向梳理基础上,更加强调对初始和固有风险识别的科学性准确性,对风险控制措施有效性评估,参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 6441—1986),综合考虑起因物、引起事故的诱导性原因、致害物、伤害方式等,确定安全风险类别,对不同类别的安全风险,采用相应的风险评估方法确定安全风险等级,并增加专业化针对性安全综合风险评估
8、安全风险评价分级
在原有危险源和重点危险源清单分类分级基础上,将风险更加准确分类分级,便于管理和控制,落实措施。通过对固有风险分级:通过变更为安全风险清单评估后分类分层分类分专业,建立安全风险类别等级建立安全风险数据库,编制危险源分类辨识、风险评价分类分级管控清单,绘制四色安全风险空间分布图并公示,安全风险等级从高到低划分为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分别用红、橙、黄、蓝四种颜色标示,为安全健康一体监管,同时将职业危害分级一体纳入分类分级。提高管理准确性有效性。
9、较大危险因素管控
原安全生产标准化中仅是对重大危险源或者重点危险源注意控制,从而对一些较低风险导致的严重事故后果判断失误和管理实效。在原有基础上编制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控制措施登记表,识别较大危险因素,的位置及特性、可能导致事故后果以及确认其风险控制措施和管控状态的过程,明确场所/环节/部位 较大危险因素名称 易发生的事故类型 主要方法措施 主要依据 岗位负责人 ,目的是优化梳理清楚风险、落实好措施和责任。
10、安全风险公告
在原安全生产标准化实施的安全标志+安全风险告知卡基础上,融合多部法律法规的要求,安全健康一体,实施危险告知卡+职业危害卡+应急处置卡+岗位风险隐患自检清单+企业较大安全风险告知栏,目的是风险警示告知从现场个体到全局、从风险到处置的全覆盖风险控制预防。
11、安全风险管控层级
从过去比较简单的危险源控制,进一步全面落实风险管控责任层级,强化对剩余风险管控:增加红橙安全风险管理层级,由企业决策层直接管控,上级负责的,对应下级必须负责。
12、风险管控责任落实
在原有安全生产标准化实施的重点+一般危险源管控、职能+车间管控方式,完善为企业+车间+班组+岗位管控并在责任清单中明确,核心是责任制的健全和落实。
13、重点风险管控
没有太大变化,都是需要强化对重大危险源和存在重大安全风险的生产经营系统、生产区域、岗位的重点管控。着中要求企业要高度关注运营状况和危险源变化后的风险状况,动态评估、调整风险等级和管控措施,确保安全风险始终处于受控范围内。
14、排查整改责任
从过去的实施安全检查,规范为安全检查+隐患排查,二者功能目的不同,安全检查更全面覆盖安全工作全部,隐患排查更侧重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剩余风险或者触发条件,安全检查发现的问题不一定会导致事故,而隐患排查发现的问题一定有可能导致事故,隐患排查更强调事故风险的预防控制,隐患排查的专业性专业更高。更强调谁排查谁验收。
15、隐患排查治理
现安全生产标准化普遍实施的安全检查+隐患通知书+整改验证评估;双重机制在此基础上优化,对动态风险(剩余风险)的失控可能出现的事故征兆进行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根据安全风险分类分层编制隐患排查治理清单,在事项、内容频次中明确各级责任,红橙隐患升级到企业负责人层面直接管理,增加隐患验证按照隐患等级组织专业验证。
16、隐患治理流程
安全生产标准化普遍实施的a) 通报隐患信息、b) 下发隐患整改通知。c) 实施隐患治理。d) 治理情况反馈。e) 验收的类似PDCA闭环。
而双重预防机制在原基础上更强化分析和评估和治理有效性验证,通过1.分析原因隐患评估2.制定防范计划治理方案整改措施、资金、时限、责任、预案“五到位”,实现闭环管理。3.整改并实施过程监控。4.验证评估。5.举一反三流程来实施。
17、隐患上报
安全生产标准化的隐患上报过去采取行业标准化一般重大隐患分级报告,双重预防机制梗侧重统一规范信息化化,摸清摸准管辖区域风险状态,便于政府指导管理监督,需要按照原安监总局隐患排查上报通用标准分类序号上报,重大事故隐患须同时向上级主管部门和地方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技术认定。
18、企业安全自评
安全生产标准化实施的企业达标等级分级自评,从实践看一级达标不等于一级安全,一级达标也出现很多重特大事故,过去考评中的扣分项也会出现事故,满足企业安全达标不等同于企业安全状态平稳。双重预防机制更多从企业安全整体安全风险等级评估=风险辨识+评估结果+隐患治理,结论当前企业安全风险等级红橙黄蓝四级,从而准确判断企业的安全现状,便于立即采取对应和响应措施。
19、制度台账
台账上和现安全生产标准化数量上没有差异,但是更强调台账的符合性准确性,台账反映安全基本信息更加准确和便于信息化采集录入,便于沟通和分析查询统计。
主要有安全风险管控责任制度、危险源分类辨识、风险评价分级管控清单、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控制措施登记表、四级(企业、部门、班组、岗位)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做到四不上报);隐患排查项目清单(检查表)、隐患治理验收台账、重大事故(红橙级)隐患排查、评估报告,治理方案、整改验收等应保留纸质记录,单独建档管理。
链接:如何在现有安全生产标准化职安体系基础上融合构建双重预防机制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xMTY0NDMxNg==&mid=2247499547&idx=1&sn=9775963923199b394ba124f1e99d52c9&chksm=975085e8a0270cfe3a7448807e7d8c4eaef7a6dc367db6ff2c7438c935498addad9870d1261f&mpshare=1&scene=23&srcid=&sharer_sharetime=1573517842038&sharer_shareid=d9fdcc60a46951fed6d7a0bbdd004814#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