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每一起事故都发生在不经意的一瞬间,每一起事故都触目惊心。
他们本来可以好好地活着,只是因为习惯性的触犯了违章行为,
少戴了一顶安全帽,少系了一根安全带,少装了一张安全网,
或者超了一点速,或者走了一会儿神,或者多看了一眼手机
……意外就悄然发生了。
这一切都是习惯性违章惹的祸。可是,为什么习惯性违章会屡禁不止,
当事人的心里到底是怎样想的呢?
一、违章的人,一般都抱着这样的心理
01
侥幸心理
在实际操作中始终抱着侥幸心理,错误地认为“违章不一定出事,
出事不一定伤人,伤人不一定伤己,伤己不一定死人。”
02
经验心理
在生活、工作中马马虎虎,大大咧咧,盲目相信自己的以往经验,
认为技术过得硬,保准出不了问题。错误地认为安全规则是一种束缚,
安全章程是领导用来卡人的。
03
省事心理
对安全问题弹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比起来不要,不把安全规定放眼里。
只为了贪图一时的方便和简单,在生活、工作中能少动就少动,
能省力便省力,能将就就将就。
04
从众心理
看到他人不安全的行为并未发生事故,就盲目跟从仿效。如果不跟从仿效,
有的同班组同事还嘲笑,还有可能被别人说技术不行或胆小鬼。
05
恐慌心理
有些人本来技术不熟练,平时又不开展应急演练,一旦发生异常情况就惊慌失措,无法进行有效的应急处理,甚至在发生意外时胡乱操作错上加错,
而导致酿成大祸。
违章不一定会出事,但出事大多是因为违章!据有关资料统计,
在所有安全事故中高达90%以上都与违章有关。
因违章而导致死伤的事故已经数不胜数。
可是为什么一而再、再而三的血淋淋的事故仍然不能使我们受到警示、
得到教训呢?除了侥幸心理、经验心理、省事心理、
从众心理和恐慌心理作怪之外,
关键就在于大家有没有养成良好的安全行为习惯。
安全的行为习惯,既是个人平安,家庭幸福的支点,是企业发展壮大的支点,
也是国家兴旺昌盛的支点。
二、如何培养员工的安全行为习惯
01
健全机制,规范管理
企业要健全安全生产长效机制,规范生产安全管理,
认真做好安全体系的建立和安全责任、安全措施在生产现场的落实,
使检查整改规范化、技术培训制度化、安全管理标准化,
扎实做好安全日常管理工作;要形成长期、长效的安全管理文化,
强化全员生产责任意识,将安全规程、安全要求化为员工的自觉习惯和行为。
02
警钟长鸣,安全常讲
要利用班前会、安全警示牌、宣传标语、安全培训等多种形式,
广泛开展安全教育,大力激发安全生产“正能量”,时时提醒职工勿忘安全生产,促使安全宣传教育入脑入心;要大力抓安全亲情教育,
组织开展发送安全祝福短信,邀请家属参加安全座谈会,
促使安全宣传教育入家庭,让员工亲属常吹安全风,
督促员工养成良好的安全行为习惯。
03
海恩法则,抓早抓小
海恩法则指出:每一起严重事故的背后,
必然有29次轻微事故和300起未遂先兆以及1000起事故隐患。
在日常安全生产工作中,员工一些细小的错误行为很容易被忽略,
有的职工甚至视而不见,个别管理干部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长此以往必然会助长员工的不安全行为习惯。
因此,对一些“未遂先兆”,一些小的隐患、小的意外要做到抓早抓小、
分析总结,及时采取有力措施加以防范,
以防小的隐患从量的积累转化成大的事故。
务必要强化“安全无小事”理念,务必要以小见大,务必要防微杜渐,
钉牢安全的“铁钉”。
04
墨菲定律,杜绝侥幸
墨菲定律即“凡是可能出错的事必定会出错”,
引申到企业安全管理上就是
“凡是可能发生安全事故的隐患就必定会发生安全事故”。
很多不安全行为习惯,都是侥幸心理造成。今天没出事,不等于明天不会出事;
之前一直没出事,不等于某一天不会出事,
大意、侥幸将最终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
这就需要企业安全管理部门将管理前移、处罚前置,
把安全隐患当做安全事故一样严肃对待,加强事前督办,
减少那些走形式的检查。要培养员工“邻里失火、
自查炉灶”的忧患意识和工作责任心,及早发现、及早消除安全隐患问题,
减少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
05
创新方式,养成习惯
部分企业员工安全意识不强,甚至存在违章作业、盲目蛮干等生产习惯。
而一个人工作习惯的形成或者改变,
与他自身的情况以及所处企业的内部环境密切相关。
这就需要企业安全管理人员开动脑筋,创新方法,
可以把员工的生产安全行为纳入考核指标,将安全行为习惯与考核奖励挂钩,
要推动一些员工从“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转变,
促使员工自觉养成安全的行为习惯。
06
热炉法则,执“法”必严
热炉法则意思是说,各项规章制度应该成为一座烧红了的“热炉”,
它具有3个特点:
一是事先警告,此炉是烧红了的,一看便知道它能烫伤人;
二是不管贵贱亲疏,谁碰它它就烫谁;
三是说烫真烫,不是摆架子吓唬人的。
要确保安全生产,企业仅仅有了安全管理制度还不行,
还要遵循“热炉法则”不折不扣地落实安全管理制度、
推动安全操作规程得到执行。
否则安全管理制度就变成了“橡皮筋”和“稻草人”,失去了约束力和震慑力,
生产安全就无法保障。对于安全执法部门来说也是一样,
要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发现安全隐患问题必须及时督促企业整改,
该处罚的处罚、该查封的查封,
这样做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操作规程才能对企业员工产生有效的约束力。
07
坚持原则,无情胜有情
安全生产,关乎生命。如果安全管理人员“有情”,对违规操作的人员网开一面,看似“皆大欢喜”,实则“后患无穷”。
一次得过且过,事故就可能会悄悄带走员工的健康和生命,
那时体会到的才是真正的“无情”。安全管理人员对待工作要不打折扣,
落实制度要铁面无私,要坚持原则、敢于碰硬,要敢于揭露、正视、
消除安全隐患问题。宁可事前招来“骂声”,不要事后听到“哭声”;
宁可事前当“黑包公”,不要事后做“红孩儿”。
让安全成为一种习惯,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而是一个任重道远的过程,
安全意识的树立,安全观念的形成,安全习惯的养成,都非一日之功,
既需要员工个人自觉地“修”和“养”,也需要企业通过多种途径不断地督促。
只有大家都养成安全第一位的行为习惯,才能远离事故、远离伤害,
才能让员工家庭幸福美满,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链接:违章心理及克服方法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U3Nzc0OTg1Mg==&mid=2247505159&idx=1&sn=a3a0aea58f6b0d8fc854f6955704e6ba&chksm=fd7d4334ca0aca2203bc3953481f681088a8e765e0b877a2dbad41c766b7fc0bbd73cfcd9c3f&mpshare=1&scene=23&srcid=&sharer_sharetime=1575246760417&sharer_shareid=d9fdcc60a46951fed6d7a0bbdd004814#rd